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苏丹共和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处

Economic and Commercial Office of the Embass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the Republic of the Sudan

首页>内部建设

来源: 类型:

深情交汇,生生不息

深情交汇,生生不息

——驻苏丹使馆组织祭奠中国援外专家侧记

   “在这条永远奔腾的大河里,我看到了人的形象,人的命运”。


  艾米尔•路德维希曾对苏丹的青白尼罗河发出如是赞叹,竟与中国古人“吾生须臾,长江无穷”的感慨遥遥相应。永恒不息的河流与史诗般的人格相融相合,无形中表达着驱车于崎岖土路上这一行人的内心感受。2019年4月5日,马新民大使率驻苏丹使馆外交官以及中资机构、华人华侨代表40余人,舟车颠簸两个多小时,只为来到距首都120公里小镇上的援苏中国专家公墓,祭奠为中苏友好合作事业献出宝贵生命、长眠他乡的对外援助先烈。


  简易的墓碑,可歌的灵魂。杨志成、尤仲镒、王华路……,他们中有舍生忘死的共产党员,有攻坚克难的技术专家,更有默默无闻蜡炬成灰的无名氏。黄沙埋忠骨,曜日铸金魂,他们在中国对苏丹援助最前沿燃烧短暂的生命,却将精神之河汩汩汇入无言的
尼罗水中,成为隽永。
 


  马新民大使代表全体同志向墓碑一一敬献花圈,全体人员肃穆列队,鞠躬敬礼,凭吊默哀。风沙不止哀思,却令人想起,他们只是代代远渡重洋、披荆斩棘来到苏丹无私奉献的中国援助工作者缩影。在这片非洲的热土上,无数生于长江黄河的华夏子女与青白尼罗河畔的质朴人民书写了一段段深情交汇的援助赞歌。

    一、大河之国,命运交汇

    苏丹,阿拉伯语意为“黑人的土地”。一如“象牙海岸”和“黄金海岸”,是一个典型以地域特性命名的非洲国家。以188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国土,位列非洲第三,其中近二分之一面积位于沙漠地带。全国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终年干旱炎热无冬,年均降雨量不足100毫米,夏季高温可达50度,首都喀土穆更是众所周知的 “非洲火炉”。
 
  然而撒哈拉沙漠的戈壁荒凉、酷暑严热不是苏丹的全部。摊开地图,纵横6670公里的尼罗河,一半在北非的怀抱里伸展腰肢。灿烂如埃及文明受尼罗河的哺育,其境内实际只有1500公里长的河流。而在苏丹境内,起伏跌宕3300公里的青白尼罗河蜿蜒连绵、奔腾不息。白尼罗河冲出南苏丹尼穆莱峡谷,在喀土穆与东非高原奔涌而下的青尼罗河汇合,却又泾渭分明、气象万千。灿烂辉煌的北方努比亚文明与敦实淳朴的南方黑人文明交相辉映,在这一片土地亲密相拥,血液互融,共同塑造了苏丹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性格。
 


  这里河流纵横,沃野万里,褐色土壤流淌着肥腴,却难以想象其因历史遭遇和现实困境束缚,常年饱受饥饿、贫穷、战乱、疾病的苦难折磨。长期接受国际人道主义援助的苏丹,被联合国评定为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背负着数百亿美元的沉重债务和数以百万计的失业人口。口中喊着“萨迪克”(阿拉伯语意为“朋友”)沿街乞讨的黑人小孩是苏丹特有的风景。传奇摄影作品《饥饿的苏丹》毫不夸张地记录了这个穷困潦倒的非洲大国的真实面貌。
 


  命运偶然邂逅,历史必然选择。中国和苏丹这两个大河之国仿佛注定要在历史的维度里相遇相交、相知相亲。书写《向北迁徙的季节》的苏丹作家塔伊布•萨利赫,期待从北方刮来的和风,晚年归国后却发现自东方照来的熹光。在其家乡麦洛维,他亲眼见证堪称“苏丹三峡”的麦洛维大坝从中国工程师的手中冉冉升起,在尼罗河上跳动心脏,吞吐生机。中苏两国自1954年建交以来关系始终健康发展,政治互信,人文互鉴,经贸互通。上世纪60年代,周恩来总理的非洲十国历史性访问,开启了中苏友谊的序篇。自1970年始,中国对苏丹援助便落地生根。公路、桥梁、医院、学校,粮食、药品、机械、技术,在同样为温饱打拼的年代,中国人民排除万难,向苏丹友人张开深情的臂膀,在各领域提供无私支持,迄今已有数以百计的援助项目,无不真实诉说着两个大河文明兄弟般的羁绊。 

    二、历史见证,友谊丰碑

  友谊厅,始建于1972年,1976年落成使用,是中国对苏丹援助的第一批项目之一,也是苏丹最具规模的会堂建组。项目占地6.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包含会议楼、国际会议厅、宴会厅、美术展览馆、影剧院。

  车辆驶过树影婆娑的尼罗河大道,坐落在青尼罗河南岸的这座宏伟建筑便映入眼帘。蓝天、白云、椰树相互映衬,浓郁伊斯兰风格的白色现代化建筑显得庄重大气。“这是中国人民在上世纪70年代勒紧裤腰带为中苏友谊树立的丰碑”,谈及友谊厅,曾经从事对苏援助的前辈无不感慨良多。
 


  一桌一椅皆有心,一砖一瓦都是情。走在友谊厅内,不禁会为70年代落成这一建筑却至今面貌新颖、焕发光彩感到叹为观止。每一个建筑细节,无不凝聚着我国第一批对外援助专家的合理论证、精心构思和专业考量,他们因地制宜,客服困难,艰难创业,展示了“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援外精神。“这是中国质量,这是大国信誉,这是兄弟情谊”,前任友谊厅厅长布鲁克中将每每在中方人员到访友谊厅时,都会抚摸着友谊厅内的建筑设施向中方人员赞叹,“这些家具和设施,如今已经找不到质量这么好的了!”厅长先生的言语透露出对中国援助真情实意的衷心认可。
 


  作为苏丹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友谊厅不仅为喀土穆增添城市风景,更为提高苏丹在国际和非洲地区的地位作出贡献。每年有上百场国内国际各类重要活动在此举行。阿拉伯联盟首脑会、非洲外长会议、非洲妇女会议,各类论坛、讲座、展览,几乎一年365天都在友谊厅不间断举办召开。2006年中国政府再次为友谊厅新建国际会议厅,在其刚落成便召开了苏丹建国以来接待规格最高、出席国家元首最多的一次盛会——非盟首脑峰会,共有38个非洲首脑及50个国家代表参会,与会代表无不对这个气势宏伟的建筑赞不绝口。而问起苏丹人,他们便会骄傲地说一声“这是我们的好朋友中国建造的”。

    穿越四十三载,友谊厅历久弥新,屹立在尼罗河畔为中苏友谊做历史的见证。  

    三、沙海丹心,大爱无疆

    阿布欧舍是苏丹杰济拉州的一个普通小镇,其地名在苏丹地图上显示只有一片漫漫黄沙而难寻其踪,但这里的一家医院却家喻户晓,许多患者从周边各地甚至几百公里外的达尔富尔地区慕名而来。
 


  1971年开始,中国援苏丹医疗队便在这个偏远小镇驻点工作,定点帮扶阿布欧舍医院,这一扎根就是48年。基础设施破败简陋,病房封闭年久失修的医院却要开展内科、外科、妇产科、骨科、儿科、耳鼻喉科等多科诊疗。加上阿布欧舍位于农业灌区内,蚊虫滋生,疟疾、肝炎等疾病横行,医疗服务工作艰辛不为外人所知。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国援苏丹医疗队秉持信念,仁爱施援,平均一个星期接诊超过500人次,为当地人民破除疑难杂症。在医院仅有两件手术室里,仅耳鼻喉科每周就要成功开展十余台手术。


  阿布欧舍的老镇长穆罕默德•丁说:“这里40多岁以下的人都出生在这座医院,由中国医生接生,他们就是我们的亲人!”这座见证了中苏友谊的医院,被当地老百姓亲切地称为“中国医院”。2017年中国援助的阿布欧舍医院改扩建工程正式落地。看着崭新的设施,当地百姓和医生纷纷竖起大拇指,“中国人,好!”


  敬佑生命,妙手丹心。中国援苏丹医疗队秉持仁者精神,践行医者誓言,在苏丹书写了一个又一个传奇。2016年开展援苏丹“光明行”活动为苏丹百姓医治白内障疾病,因为高龄当地医院不敢收治的101岁老人伊萨,隐瞒年龄来找中国医生帮助,在严密监护和反复检查下开展医治,最终帮助他重见光明。刚刚摘掉眼罩的伊萨老人见到亲人的脸庞后激动地感谢中国,“中国医生最棒!”
  自1971年中国派出第一批援苏丹医疗队起,至今已累计派遣34批共计981人次医疗人员,诊治患者约827.8万人次,收治住院患者38.5万人次,完成各类手术23.6万台。“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援苏丹医疗队践行着援外精神,穿越荒凉沙漠,传递人间真情。

  四、授人以渔,民心相系

  恩图曼职业培训中心,是中国政府早在1989年援建的职业技术学校。2013年至2015年,中方又对其进行了提质改造和扩建。如果走进校园,就能听见实训车间数控机床设备飞速运转,发出“嗡嗡”的声音。然而这些机器在中国专家到来之前还是“哑巴”。


  2016年11月,16名中国专家和老师初次来到该中心,进行为期二年的技术援助。刚到苏丹的第三天,就有专家因感染疟疾住院。在援助工作2年期间,一行16人因疾病入院治疗的就有13人,更经历了停电停水数月的困境。

  何言三尺微命,遑论一介书生。怀抱投身“一带一路”建设的壮志和推动中苏职业教育合作的信念,援外专家克服困难,扎身基层,为学校针对性地制定了培训方案,传授中国职业教育最新技术,帮助学校实现了职业教育教学体系从无到有的突破,改变了学校无标准、无教材的现状。两年间教授当地老师掌握172种设备仪器的使用,并投入教学,累计培训学员6000余人次,形成了146项智力成果。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中心妇女发展专业系主任阿依达,在中国专家精心讲解和认真教导下,从一名基础薄弱、知识不成体系的缝纫老师变成一名裁缝大师。手气、线落,一气呵成。精心织就的第一件成品,她送给了中国老师。在中国专家的帮助下,恩图曼职业培训中心在2018年更迎来前所未有的招生火爆盛况,原计划录取300人,却有1700余人报名。高水平办学质量,带来了青年就业前景,每年苏丹大型国企从学校招收上百名毕业生。2018年刚毕业的穆罕默德,就被一家中国企业录取,实现毕业到就业无缝连接。学校因为中国专家的帮助而改头换面、欣欣向荣。


  专家组离开苏丹的前一天,校长莫塔西姆留下了不舍的眼泪。他知道,这一份来自中国的深厚情谊早已融进苏丹人民心中,成为永恒。

  五、有诗待歌,生生不息

  “万分感谢中国政府和人民,孩子们终于能睡个安稳觉,快乐学习,健康成长”,苏丹学生福利基金的秘书长在中国捐赠学生用床项目的交接仪式上激动地向中国使馆人员说道。

  “感谢友好慷慨的中国朋友,为改善苏丹民生又树立了一个好项目”,苏丹水利部门负责人在同中方签署贫困农村打井援助项目协议后对媒体表示。
  ……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一个个援助故事已然并且正在苏丹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传为佳话;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中国对非洲兄弟国家的无私情怀化为大国承诺,在现实中笃行兑现。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宣布对非合作实施“八大行动”计划,并向非洲提供各类融资支持,“我们愿同非洲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筑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树立典范”。面向21世纪,海上丝路蓝图将非洲与中国紧密相连,“南南合作”愿景构建更加务实的命运共同体,“China Aid”将踏上世界更多贫瘠的土地,走入更多向往美好生活的非洲人民心里。
 


  有诗待和,有情待应,有心待相系。站在先烈的肩头面向未来,中国援助的奉献精神必将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熔坚韧、秉赤诚、献无私,在尼罗河畔,为中苏两国讲述下一段深情交汇的动人故事。